户外常识 分类>>
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中国的自行车史比奔驰、宝马夸张多了堪称中国最火爆的交通史
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中国的自行车史比奔驰、宝马夸张多了堪称中国最火爆的交通史从第一台自行车被引入中国,到现今各“共享单车”在市面上争奇斗艳,我国已俨然成为世界上的自行车大国。
就历史而言,“自行车”这个说法颇为“时髦”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“脚踏车”。第一个使用“自行车”这种叫法的,便是清末人张德彝。
张德彝,满族裔,镶黄旗人士。张德彝这一生先后八次来到外国,在外国生活了二十七年。每次来到海外,他都要写下详细的日记,记录当地的风土民情及见闻。
同治年间,张德彝受朝廷调遣,来到欧洲考察国情。返回清国后,他将一路上的经历写成《欧美环游记》,并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在英国大街上看到自行车的场面:
“前后各一轮,一大一小,大者二寸,小者寸半,上坐一人,弦上轮转,足动首摇,其手自按机轴,而前推后曳,左右顾视,甚趣。”
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看过自行车的人来说,见到这样的交通工具无疑倍感新鲜。不过,后来张德彝来到法国巴黎再次见到自行车时,反应就没有那么“少见多怪”了:
“见游人有骑两轮自行车者,西名曰‘威娄希兆达’,造以钢铁,前后轮小,上横一梁。大轮上放横舵,轴藏关键,人坐梁上,两手扶舵,足踏轴端,机动驰行,疾于奔马。梁尾有放小箱以盛行李者也。出租此车,每一点钟用法方若干,另有铁房,为演习乘车之所。”
这次,张德彝相当详细地描述了自行车的特征和原理,甚至,连驾驶方式也略有提及。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,这时的自行车已经成为法国首都较为流行的交通工具,还出现了一些用以租赁自行车的行业。
根据文献记载,同治七年,上海地区首次进口了一些自行车。不过,当时的自行车没有“脚蹬”,结构比较简单。人们在骑车时,需要用两脚点地,为自行车提供助力。至于自行车是何时出现在北京的,据传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有外国人向光绪帝进献了一辆自行车。
这辆自行车与上海进口的那几辆不太一样,已经出现了脚蹬子的设计。不过,由于没有链条传动,所以脚蹬子只能给前轮提供动力,后轮需要前轮带动。这种自行车的前轮上有一根横木,驾驶的时候非常费力。
当时的中国人,并未将自行车当成一种交通工具,而是将其当成新鲜好玩的消遣品。光绪帝对此爱不释手,在外国人的指点下骑了好几圈。不过,光绪没能过瘾,在他玩得兴起时慈禧便不冷不热地说道:“一朝之主当稳定,岂能以‘转轮’为乐,成何体统?”
当然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,光绪骑自行车的逸闻只是传说,没有出现在史料里。有切实记载的,第一个骑过自行车的皇帝就是清逊帝溥仪。
溥仪十六岁那年,他的堂弟买了辆自行车,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。堂弟溥佳赠送了这辆自行车后,还遭到了宫廷老师陈宝琛的数落:“不应该将这种危险之物进呈给皇上,摔坏了皇上,如何了得!”
不过,对于这种“危险之物”,溥仪却表现得非常上心。这时的自行车经过外国人的改良,已经工艺完善,所以溥仪在太监的“保驾护航”之下,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掌握了驾驶技术。从这以后,溥仪便经常在宫里骑自行车。
溥仪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写道:“为了骑自行车方便,我们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便的宫门门槛,叫人统统锯掉。”
在那个年代,能骑好自行车是一项本事。在御前侍卫周金奎的回忆里我们能看到,当时宫里聘请了擅长驾驶的“小李三”担任“自行车教习”,每个月能拿到一百元的工资。可别小瞧了那时候的一百元,其购买力比之一百两银子不遑多让。
到了初期,自行车在京城已不再罕见。不过,即便人们已对自行车少见多怪,但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。当时骑自行车的,大多是大户人家的子弟或“海归”。当时的自行车,估计比现在的悍马都要金贵,是财富的象征。
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,自行车才普及北京街头。在当时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,大多是外国货,比较出名的有“钻石”、“蓝牌”、“凤头”等。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,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逐渐深入。这一时期北京比较热销的自行车变成了日本货,有“富士”、“铁锚”、“菊花”等。
当时的北京“车友”对不同国家、不同品牌的自行车有不同的认识,他们认为英国人的自行车轻便美观,而日本人的自行车则笨重。不过,日本的自行车实用性比较强,相当耐用,经久不坏。
男车有大横梁,坤车则是弯梁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设计,是因为当时的女性大多穿着旗袍和裙子,不方便上下车。那时的老北京人骑自行车还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,男人骑自行车时要穿休闲款的西装,不能扎领带;女性骑坤车则要穿短款裙子。
中后期,京城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“玩车族”。这些人将北京顽主的精神发扬到极致,将自己的爱车拾掇得非常精致,有人在车把上搭配了反光镜,有人在车把上缠绕了彩条,还有人给车子配备了双响的铃铛。这些玩车族,像极了现在喜欢改车的发烧友。
在所有“自行车改装”里,最受欢迎的要数“磨电灯”。以前北京的小巷胡同里大多没有安装街灯,所以晚间骑行多有不便。为了应对这种状况,许多骑车人士都喜欢给自行车装备“磨电灯”。到了夜间,只需一掰“磨电灯”的把手,电滚子与车轮之间就会充分摩擦产生电力,车灯就变亮了。
旧社会的街道逼仄且城市规划混乱,人行道与马路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,所以早期自行车被引入中国后一度引发许多交通事故。为了加强自行车的管理,光绪三十四年清廷颁布了《违警律》第二十七条:“乘自行车不设铃号者,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,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。”
到了十七年,对自行车的管理更加完善。所有投入使用的自行车,必须核发号牌,骑车人需到政府报备登记。此外,对于自行车改装的管制也愈发严格:“自行车要车件应求完备,车上应安置手铃,一车不准两人共乘,前后轮至少须装设一制动器,其制动力以能于车下坡时制止车之下行为标准,于日落后黎明前行驶,须于车前悬白光灯一盏,车后装置红色反光石一块。”
家里有老人的朋友,一定听过“三转一响”。所谓“三转一响”,说的就是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以及收音机。从“三转一响”的排位里我们就能看到,自行车是首屈一指的奢侈品。当时的人们在讨论“飞鸽”、“永久”自行车时,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万元户讨论“捷达”、“桑塔纳”。
由于计划经济的限制,所以当时想要购买一辆自行车必须要有自行车票。对于那些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来说,自行车票真可谓一票难求。然而,作为“三大件”之一,自行车是岳丈大人的硬性规定,所以小青年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淘到车票。
到了八十年代,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,自行车行业也随之发生了剧变。不但自行车的数量暴增,品牌也不止局限于“飞鸽”、“永久”、“凤凰”,市面上出现了形形色色品牌的自行车,让老百姓挑花了眼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是北京自行车数量最多的时期,据统计,1995年全市总共有八百多万辆自行车,不仅是全国之首,更是世界之最。
北京第一家自行车厂,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朝阳门外大街关东店的自行车厂,后来改名为“北京自行车一厂”。从这家自行车厂生产出来的自行车,是“火炬牌”。到了后来,北京市轻工业局将该厂生产的“火炬牌”改名为“燕牌”。遗憾的是,“燕牌”自行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停产了,所以我们现在已很难再看到该品牌的自行车了。